主要成员
主要成员介绍
| 胡中文, 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天文光学仪器专家。现任天文光谱和高分辨成像技术研究室副主任。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天文光学仪器的技术方法研究,重点研究方向为高分辨率光谱技术,集成视场三维光谱技术,极大望远镜科学仪器关键技术和南极长基线光学红外干涉仪关键技术。曾参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项目表面物理光束线的建设和大科学工程LAMOST低分辨率光谱仪的建设,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内首台天文观测光纤引导的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高分辨率光纤光谱仪和南北极磁子午面极光分光光谱仪等项目的研制 |
| 王磊, 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光学仪器及相关设备结构的研究工作。从2000年起作为仪器结构负责人先后参加了LAMOST中低分辨率光谱仪、10余台航天专用设备的研制工作。期间,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精度大口径天文镜面磨制技术” 研究工作,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并与电控的同事合作获得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各一项。2008年起,作为课题副组长负责了威海1米望远镜高色散阶梯光栅光谱仪、2.16米望远镜高色散阶梯光栅光谱仪的研制。作为成员还承担了多项基金项目研究工作。目前,正在主持财政专项项目“光谱仪器稳定性研究”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碘吸收盒定标技术改进研究”的研究工作。 |
| 陈忆, 高级工程师(教授级),硕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天文仪器精密机械研究,重点研究光学和射电天文望远镜本体机械结构及光学天文望远镜终端仪器机械结构设计。曾担任500米大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预研究工作中"分块式主动主反射面课题研究"课题负责人。作为骨干成员曾参加1米红外太阳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菲索型光干涉望远镜的原理分析,总体方案和关键"、2.16米和山东大学1米望远镜高分辨光谱仪、25米射电望远镜等项目的科研工作。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单元面板复制技术研究"项目。共发表论文5篇,申请专利4项,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
| 吴桢,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天文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迈克尔逊型恒星干涉仪子系统—光学延迟线系统的研究》,发表论文5篇。 |
| 王家宁,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主要从事天文仪器控制研究工作。重点方向为计算机和片上系统在天文仪器控制方面的应用。曾先后参加球载望远镜控制系统的研制、FAST大射电望远镜主动主反射面电控系统预研及其缩尺模型电控系统的研制、空间望远镜调焦系统和磁分析器的控制等工作。目前承担LAMOST光谱仪控制和光干涉电控预研工作。主持过两项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
| 侯永辉, 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得天体物理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天体物理、天文光学仪器的技术方法研究,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多目标光纤光谱仪、积分视场三维光谱仪关键技术、积分视场三维光谱数据处理方法。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参与大科学工程LAMOST中低低分辨率光谱仪、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1米望远镜的高分辨率光纤光谱仪的研制。 |
| 窦江培,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IAU会员。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天体物理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太阳系外行星直接成像关键技术研究、高对比度星冕仪实验系统研制,并初步开展了系外行星成像实测和天文数据处理工作。至今,参与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用于太阳系外行星直接成像观测的实验室建设,成功研发了适于不同光瞳结构望远镜的高对比度星冕仪实验系统,获得了高达10-7的实验成像对比度,该结果与国际同类研究小组整体水平相当。相关研究分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基金,中科院先导专项预先研究项目,国家天文台天文专项基金的资助。在国内外天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SCI/EI收录)。 |
| 张凯, 副研究员,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太阳系外行星探测和天文光谱仪器方面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已发表科技文献6篇。 |
| 赵刚, 工程师,201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系外行星高对比度成像相关研究工作。重点方向为图像散斑处理的数值方法,系外行星直接成像法观测,行星物理参数的确定和研究,系外行星形成理论。 |
| 许明明, 工程师,201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天文光干涉研究和精密机械设计等工作。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刊物论文2篇;获发明专利1项;参与研究"大型高硬材料数字化曲面磨削技术与装备" 项目,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
| 张熙, 工程师,201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目前主要从事太阳系外行星高对比度成像技术,重点是太阳系外行星实测时的衍射极限成像技术。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地区合作项目,863基金项目。 |